很多家长发现,湖南一些贫困县突然冒出了漂亮的“芙蓉学校”,这背后其实是省政府投入12亿多元推动的教育扶贫大工程。
建设背景
2017年之前,湖南武陵山、罗霄山等40个贫困县的中小学,很多都存在教学楼老旧、操场坑洼的问题。比如湘西某县一所小学,孩子们得走半小时山路才能到校,教室窗户连玻璃都没有。省政府调研发现,这些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问题突出,直接影响教育公平。
当时湖南还有近百万贫困人口,其中不少是学龄儿童。省政府决定把教育扶贫作为突破口,计划用4年时间,在每个贫困县建1-2所全新学校。这个决策直接催生了芙蓉学校项目,首笔资金在2017年春季就拨付到位。
选址标准
芙蓉学校的选址特别讲究,首要原则是方便贫困学生就近入学。实际操作中,项目组会优先考虑贫困村集中的乡镇,比如在邵阳某个镇,新校址就选在三个贫困村的中心位置。
每个县的选址都要经过实地测量,确保服务半径内覆盖最多贫困家庭。像永州某县,原本计划建在县城边上,后来调整到偏远乡镇,虽然增加了建设难度,但能让50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少走5公里山路。
硬件要求
芙蓉学校不是简单盖栋教学楼,而是按国家标准全面建设。每所学校必须配备标准塑胶跑道、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在怀化某县的芙蓉学校,甚至建了专门的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
所有建筑材料都采用环保产品,课桌椅按身高分三种规格定制。比如岳阳某芙蓉学校,在2019年秋季开学前,还特意检测了教室空气质量,确保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才投入使用。
招生政策
芙蓉学校明确要求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招生,比例不低于70%。具体操作时,学校会与乡镇扶贫办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确保贫困生优先录取。
剩余30%名额面向其他学生,但要求公开摇号。去年湘西某芙蓉学校招生时,就有200多个非贫困家庭报名争抢60个名额,整个过程都在教育局网站直播,保证了公平透明。
师资配备
芙蓉学校的老师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且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益阳某芙蓉学校在2018年时,就从200多名应聘者中精选出40位优秀教师。
这些教师上岗后还要接受定期培训,每年暑假都要参加教学技能提升班。常德某芙蓉学校的张老师就说,他们学校每个老师都要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
后续影响
芙蓉学校建成后,直接惠及了10万余名贫困地区学生。在娄底某县,芙蓉学校建成后,该片区小学升学率从85%提升到了98%,效果立竿见影。
这些学校还带动了周边发展,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选择在学校附近务工。株洲某芙蓉学校周边就新开了十几家小店,形成了新的生活圈。
总结:芙蓉学校项目通过4年投入12亿元,在40个贫困县建设了60余所标准化学校,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教育扶贫路径。
您觉得这样的教育扶贫模式,在其他省份是否也值得推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