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学习并非就是“再次一年”,而是实现显著提升。一个周密的安排能够帮你避免无用功,把每一天都当作附加的收获。
先诊断再开方
同学们,咱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大约花两小时时间,把去年的试卷都收集起来。认真地去标记一下丢分的地方,然后根据“知识型”、“技巧型”、“心态型”这几类已经分好了。然后,列出每门学科中最让你感到困难的三个薄弱环节。接下来复习的时候,我们只需关注这些薄弱环节,不要像撒大网那样试图抓住所有方面,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譬如说,你的数学在函数这一块总是扣分,这就说明存在一个明显的弱点,接下来应该集中力量去弥补函数这块不足。
倒推时间表
把高考倒计时分成三段。9 - 12月是“补洞”现阶段,务必弥补先前未掌握牢固的知识缺陷,1 - 3月期间是“串线”阶段,要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4 - 6月是“套卷”阶段,开始大量做套卷,适应考试节奏。
每个阶段都要分解成每周的计划,每周只需要明确两个关键任务。比如“立体几何的正确率要达到80%以上”,达成这个要求后,可以适当放松,避免身体过于劳累。
三色日清单
每天早上要花十分钟时间,用三种颜色的笔记录当天的计划安排。用红色圈出需要复习的错题,用蓝色标示新学的知识,用绿色划出要做的时间限制练习。学习时每四十五分钟为一个学习段落,中间休息五分钟,可以快速散步活动一下,再喝些水,这样能让头脑保持清醒。
晚自习开始前,多花十分钟回顾一下,凡是带有红色标记还没完成的任务,就把它放到明天安排的最前面,千万别让任务越积越多。
错题电梯本
把错题剪下来贴到活页本上,在左侧写上“错因关键词”右侧设置两个栏目,一个标注一周后,另一个标注一个月后,如果这两回限定时间内完成都成功了,就把这道题目标注“出电梯”,要是没做对,那就继续留在错题本里“上楼”每科的错题本里,错误题目数量不可以太多,最好控制在一半以下,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练习最有价值的题目。
每周“半日空”
每周六下午都不用来学习,要么去活动活动筋骨,要么去看个电影,让自己放松一下,也让大脑的边缘系统得到休息。到了周日晚上,要花一个小时来做某件事。“成就笔记”记下本周提升的成绩证明,例如某门课程的小测验分数比以往增加了多少,这样做有助于增强自身的积极感受。
灵活微调计划
安排并非固定不变的牢笼,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引。实践时,要依据自身状况不断调整。比如,若某个内容领悟迅速,就能提升该环节的学习步调;倘若某个内容理解吃力,则需投入更多精力。务必维持适宜的学习步调。
总之,复读生制定有效的学习安排十分关键。先找出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再根据剩余时间制定进度表,接着用红黄绿三色标记每日任务,同时整理一个包含典型错误的复习手册,每周也要留出时间放松,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这样,同学们就能更有目标地复习,逐步接近理想的目标。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些技巧,期望来年能够成功考取理想的学校。
我想问问各位,在学习方案的设计阶段,你们认为哪个步骤最为棘手?欢迎在下方发表看法,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