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今天给大家讲讲咱们湖南的芙蓉学校,这里面可有不少经验和技巧值得学习。
学校规模与定位
有一所学校办学规模42个班,能提供1890个学位,主要招贫困学子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校长蒋才国介绍着学校各种功能教室。这说明学校定位明确,就是为了让贫困地区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有了这样的学校,能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项目启动背景
为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省政府2017年11月启动芙蓉学校建设,计划投资80多亿,到2025年在71个县(市、区)建100所。这是为了让14.4万贫困地区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就像很多山里的孩子,以前没机会接触好的教育,现在有了芙蓉学校就不一样了。
高位推进措施
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做到“三个纳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领导专题调度多次。还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目标任务。这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让学校建设有了坚实的后盾。
建设把握要点
在规模把握上,实事求是确定校舍规模等,防止豪华办学。在配套建设上,动员社会资本参与,配套好交通、安全等设施。比如有些学校,位置选得好,周边配套设施也完善,孩子们上学更方便安全。
管理发展举措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意见,明确建设目标。像新晃芙蓉学校,和长沙的学校建“云课堂”,还与县内教学点结对帮扶。这说明管理要创新,通过信息化和帮扶,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
师资与帮扶情况
芙蓉学校公开选聘校长和教师,在教师培训上倾斜支持。还将纳入教育信息化试点。同时抓对口帮扶,省教育厅组织优质学校帮扶,建设网络课堂。截至目前,100所学校全开工,40所竣工投入使用,招了44850名学生,农村户籍和贫困学生占比都很高。
总结:芙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学校定位到建设推进,再到管理和师资等方面,都有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各种举措,让更多贫困地区孩子受益。大家觉得芙蓉学校这种模式,还能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优化呢?希望大家点赞分享,一起讨论。